么多大船的避风。唯一的办法就是,所有船只锚泊在一起,抵抗台风。
之前有人建议,暂时搁置卸货,利用重量抵抗台风。但是李麦经过思考,拒绝了这个方案。那些工程机械比船舶的安全更加重要。说句难听的,李麦宁愿损失掉十几艘巨轮,也没有办法承受损失这一批工程机械。因为那会严重地拖延工程开工的时间。
为了时间,李麦是不惜一切代价的。
虽然合同签下来了,但是在他看来,克拉运河只有早日开凿出来,一切才能真正的成为定局。
“三个小时,看来我暂停卸货了。”李麦沉吟着说。
此时,李闲说道,“这次风暴强度很大,安全第一,我也建议马上安排船队进行防御台风的工作。”
看了看时间,李麦问,“船队需要多久做好准备?”
宋建高马上回答:“按照方案,所欲船只做好防范台风工作需要两个小时。”
“去头去尾,也就是说,现在必须要下令了。”李麦自言道,想了想,他说道,“李闲,通知机师,再往前开,我亲眼看看风暴区到底是什么情况。”
李闲却是说道,“麦哥,不能往前飞了。太危险。”
“没问题,只要不是穿越风暴区,MZ-20可以。”李麦说。
李闲只能去执行命令,他知道谁也改变不了李麦的主意。
飞机上但凡有点航空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样做的危险性,唯独朱光久,他的注意力不是在平板电脑上就是在前方的气象上面。李麦把他请来,担纲建立隶属枪团建设集团的天候气象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克拉运河服务。
很多人都不理解,李麦为什么要花那么多钱建立这样一个其他企业根本没有的部门。天候气象……国家有更专业的,从那里获取信息不是更好吗?
但是李麦考虑的更多。
克拉运河毕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