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时空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北约才提出的概念并着手研制。其突出的特点是载员只有5人半个班,可采用顶置机关炮的总体布置方案,这样其战斗全重可在10吨以下,而更小的形体和增强的装甲,则可提供比普通步兵战车更强的生存力,又可以大大降低采购成本。这种微型步兵战车是北约各国提出的一种新概念步兵战车。
为了增强山地部队和特种部队的战斗力,文德嗣很早就命令研究部门开发了这款微型步兵战车,这主要着眼于其通行性能好,狭小的车身以履带驱动可通行于险峻的山路,是最适合山地部队使用的典型,而且采购成本又比直升机低得多。
但是这种东西只是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很难同时实现这些功能,主要是它太小了。麻雀虽小,五脏齐全,虽然体型小,但是该有的东西却一件不能少,发动机、复杂的变传动装置、危险的油箱、大小电机、电瓶和各种瞄准、测量装置、空调系统等等,全都得整到一辆小车上。如果采用前置动机则驾驶员视野大受影响,搭载乘员的环境更差,而且机炮也难以布置。如果后置发动机,则人员更加无法出入。
如果使用常规动力,这些问题基本上是无解的,只能是拆东墙补西墙,只能满足其中几项性能。不过当铜龙高能电池出现后,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
2台专门研制的扁平型的120千瓦直流电机成为其动力来源,电机直接驱动后置的履带主动轮,不必设置发动机舱,这样在狭小的后车身中仍可以保留一条50厘米宽的通道,供5名乘员从后舱门出入。安装了半导体空调机,电动机发热量极低,电池盒又很小,乘员的环境大为改善。照样安装半导体强制冷热成象仪,卫星定位仪、激光测距仪等设备。装载400公斤电池,足以让它以80公里的时速行驶800公里。
在采用了泡沫钢等新材料减重后,这款微型战车的战斗全重只有5吨,而且前装甲得到了加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