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满脸红光的给在座人员发了一份资料。在中间的会议桌上还摆着几块银灰色的,饭盒大小的金属长方体,在一个端面上有两个银白色的凸起。
资料上的内容不多,文德嗣很快就看完了,两眼放光的问道:“这是真的吗?成本真能达到报告所说的每公斤5元以下吗?”
“是的,文总,我们请财金联的专家来论证生产成本。这个价格是按现在设计的可靠的工艺流程,估算了场地、设备、原材料、能源消耗以及人员费用估算出来的,如果大量生产,这个价格还可以下降。”薛所长看了看柳杨,很肯定的答道。
柳杨也笑着点头:“这个成本价我们计算得比较保守,如果继续改进工艺的话,成本还可以下降……”
“嗯,这个价格可以接受。那么扩大生产的前景怎么样?”文德嗣转向旁边的班传之,很关心的问道。
“如果按照我们目前南阳一厂的规模全力生产的话,可以达到月产1000吨的水平。我们工业部系统的专家对此进行了联合评估,按照现在的原材料预处理速度,最多可以达到月产3000吨的水平。我们预计再扩建两个工厂,这样可以达到月产一万吨的水平。”
这种高能铁电池其实在1919年下半年就已经具备量产的条件,并在南阳建立了一个“新型电池厂”进行试生产。但是次品率无法让人满意,更主要的是价格一直比较感人,所以没有大量生产。当然,这个不满意只是比较而言,是针对来自后世的文德嗣而言,如果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已经是狂霸酷拽叼炸天的东西了。
于是急需改进工艺,直到现在次品率和成本总算达到了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并且性能也有了提高,这才准备进行大规模量产,投入实用阶段。
不要说以现在的标准,即使是用21世纪初的标准,这种电池的性能都非常惊人。这种高能电池的合格品分为三个档次。最高级的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