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次是三艘艾琳娜女王级,玛格利特女王号,三艘拉德茨基级,一共七艘前无畏舰。接下来是三艘加富尔伯爵级和四艘联合力量级无畏舰,最南边的就是他们最强的力量——四艘超无畏舰,两艘安德烈亚?多利亚级和两艘伊丽莎白皇后级。
也就是说,双方在有意无意中形成了强对弱,弱对强的局面。对协约国舰队来说,这样的形势当然很好,对方最强的战舰距离老窝的路径最远,需要绕更多的路。而最强大的中国孙武级战列舰可以有充分的时间拦下他们。
同盟国舰队由于战列舰不足,把装甲巡洋舰也拉上来凑数了,而协约国方面的装巡和重巡都没有上一线,全在战列线两翼和后方待命。好巧不巧的这些倒霉的装甲巡洋舰面对的是超无畏舰,在强大的孙武级面前,它们明显就是送人头的。当然,这种“田忌赛马”战线排列,协约国这边也会出现弱对强的不利事态,不过那是英国人的事情。再说,他们怎么也是前无畏舰,总还是能撑一阵的。
“轰……”首先开火的却是意奥舰队中的两艘伊丽莎白皇后级战列舰,这款原时空历史上没有的战列舰极为强悍,虽然这是缩水的巴伐利亚级,但也是地中海上最强大的战列舰。这种装备了九门390毫米主炮,360毫米的主装甲带,最大速度22节的超无畏舰可说是攻防俱佳的杰作之一。
奥匈的这两艘超无畏舰运气不错,它们面对的方向是协约国舰队中的薄弱环节,战列南翼的前无畏舰编队,而且他们正对的目标还是前无畏舰里最脆皮的的邓肯级前无畏舰。
邓肯级是本世纪初的1903-1904年完工的后期前无畏舰,是所谓“双强标准”的产物。“双强标准”就是确保在任何情况下,皇家海军的战舰数量都要超过任意两支外国海军的总和,或者至少保持均等。而世界海军第二和第三就是法俄同盟这对好基友。
在得到法国和俄罗斯在建造高速战舰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