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留学生几乎全都跑南方去了。搞得北洋一干大佬们都是心有戚戚,说不出的难过。
现在再有钱有什么用?人家根本不鸟你,再有钱也买不来这么多军官啊。
更何况,就算真的比钱多的话,南方也是完爆北洋不知多少条街,这根本没得比。最重要的是,人家南方是靠自己的产品赚钱,一年比一年多,是稳定收入。而北洋却是靠吃大户、拷饷、抄家等手段搞到的,是一锤子买卖,以后可找不到这么多大户搜刮了。
因为实在缺乏合格的军官,袁世凯不得不降低要求,将原来的巡防营等旧军军官拿来充数,并在这些旧军的基础上增加装备,改编为新军。虽然比起正牌军校出来的军官,这些家伙基本上是滥竽充数,但好歹总是军官嘛。
但就算是这样,新编的十八个镇也凑不够人数,到现在为止只建立了十个新的镇。
安徽这里因为是直接面临南方,位置重要,所以就放了2个镇。一个是从暂编三十一混成协扩编而来的第31镇。原来的三十一混成协里面有差不多一半的人都参加了起义,基本上都是中下级军官,协统余大鸿等高级军官倒是没有参与,后来北洋就在剩下的半个协基础上,扩编为一个镇,协统余大鸿升任统制。
第31镇仍然驻扎安庆,作为防备南方的人民解放军的第一道防线。另一个镇就是驻扎在蚌埠的第16镇。这个镇是在原来的安徽巡防营基础上改编的,统制是倪嗣冲。
倪嗣冲这家伙在原时空的评价就是“天高三尺”一级的人物,他的父亲倪洪原为袁世凯嗣父袁保庆幕府,倪嗣冲随父就读时,认识了袁世凯。光绪十九年(1893年),倪嗣冲捐班授任山东省某知县。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12月,袁世凯奉旨署理山东巡抚,倪嗣冲投帖拜见,正式认了袁世凯当老大,不久即保其升任知府。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11月,李鸿章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