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和亭台楼榭遥相辉映。亭内石碑上镌刻着乾隆帝的手书“太液秋风”,是著名的燕京九景之一。
摄政王府位于中南海西北角,北西两面临墙。原位于西苑墙外,光绪十一年扩建西苑时将此地圈入中南海,并将位于原址的蚕池口天主教堂迁往西什库。慈禧太后拟在此修建新园林“集灵囿”,但一直未开工。1909年将此地拨给摄政王载沣,修建摄政王府。摄政王府规制同旧醇王府(北府)相似,包括中路、东中南海近景(10张)路、西一路、西二路、西花园,工程耗银206万两。1911年清朝覆灭时王府仍未竣工,后改为国务院办公地,1918年后先后成为徐世昌的总统府、陆军部和海军部、北平市政府。1949年后改为国务院办公区,1970年代末大规模翻修中南海建筑时曾计划将摄政王府落架大修,但发现建筑质量非常低劣,地基松散,木柱间裂缝用碎砖填充,已无法保留,只得拆除。现存正门和正殿,为会议室。周恩来曾居住于西花园内的西花厅,也加以保存。
勤政殿曾经是中南海的正殿,位于中海与南海之间的堤岸上,正门德昌门即南海的北门。坐北朝南,共有五开间。康熙皇帝题殿额为“勤政”。戊戌变法时,光绪皇帝在这里办公,处理有关变法改良的国家大事。原建筑在民国初年已被拆除,仅存地名,遗址处另外建造了一幢房子。
南海
南海位于中海之南,以蜈蚣桥为分界。南海的主要建筑都集中于瀛台。瀛台上有着金碧辉煌的亭台宫殿,是清代康熙、乾隆、光绪和慈禧太后的主要活动场所。及至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光绪皇帝被慈禧太后囚禁于瀛台,这座热闹一时水中岛屿日趋冷清,后来光绪皇帝死于瀛台的涵元殿中。
瀛台明时称“南台”,清朝顺治康熙年间在岛上修筑大量殿宇并改为现名。瀛台岛北有石桥与岸上相连,桥南为仁曜门,门南为翔鸾阁,正殿七间,左右延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