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逸夫所记也不虚,就在改革开放十年左右,一部分人利用各种手段开始先富起来,“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开始冒头,手中有些权利的干部以权谋私现象频现。中央确实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反腐浪潮,有的没的还是抓了几个人以示决心的。
一封封信件就这么过去了,张逸夫这边却迟迟收不到消息,也没听到下面单位有人被问询的事情。不过想想也对,他们要调查的话,最起码的保密规矩还是要有的。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没法让人就这么等下去。
从向晓菲的情报网得知,那个名为鑫明的厂家所生产出的h型鳍片省煤器,已经通过了电科院的检测,他们的销售人员已经开始以此为资本贩卖了,向晓菲本人也将警告信送了过去,却没有任何答复。
这虽是预料中的事情,却来得太快了。这也是张逸夫第一次真正的后悔,与学校合作当初就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决不能将自己的东西交到另一个组织手里,即便学校该是最讲道理的组织,然而掌握组织的人却不一定是讲道理的人。
常思平与陈延睿的态度依然悬在半空,迟迟没有消息。
向晓菲已经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如今已经被别人欺负到骨子里了,依然不反击么?
再等等,必须再等等,以现在的力量胜算为零,一旦出手,官司拖十年都是稀松平常的。
暗地里搞得再火热,明面上也是一团和气的,到目前为止,除了白慕以外,几乎没人察觉到这件事。在新一**学生入职之前,另一个话题倒是成为了电管局内最热议的事情。
在大多数人眼里,一辈子就这两件事——金榜题名、洞房花烛,前者是考学升官,后者是成家分房。分房得等下半年,在这美丽的六月初,孩子们的升学,理所应当地成为了年龄构成相对较大的机关中最重要的问题。
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