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逸夫是不可能听不懂的,有老段引荐,自己能跟其它专家有所沟通,而且不是严肃的大会场发言,这是很好的事情。
一方面,自己有机会进入更大领导的视野,只要表现得当,仕途上无疑机会更多一些。
另一方面,在将来电力系统发展上,學术派难免有些分歧,纯论學术,不讲人际的话,老段在其中显然是有一个队伍的,我们姑且称之为“自动化”队伍,另一派则是“保守”队伍。
毫无疑问,未来十年之内,自动化会大范围应用,支持“全面自动化”的學术派系会获得全面胜利。
即便老段坚信这一点,但他毕竟不是来自未来,无法看到这个事实,因此他需要自己出工出力,促进这个过程的达成。
此时,他内心的小算盘终于暴露了,原来强行拉张逸夫参会,只因看上了他在计算机、自动化、电厂监控等领域的专业知识,希望他能站在自己这一派,做出一些力所能及的努力。
老段的这个小算盘,几乎是不会冒险的,因为邱凌去了肯定屁都不会放一个,张逸夫好歹懂很多。
如此看来,老段的视野无疑比牛大猛更开阔一些,更高远一些,更飘忽一些。
简单来说——
牛大猛为了自己的牛逼而奋斗。
段有为为了电力系统的牛逼而奋斗。
这两位虽然方向不太一样,但无论是牛大猛要自己牛逼,还是段有为要整个系统牛逼,貌似张逸夫都是其中一个不错的助力。
想到这一点的张逸夫,唯有感谢上苍,感谢那个只处长。
谢谢老天让自己到了冀北。
假设还是这个电厂,高管是王振华、邱凌那种性格的人,恐怕自己要出头会晚上很久很久,而偏偏冀北电厂是老牛与老段的组合,务实与理想的平衡,同时他们都积极进取,这让张逸夫成了香饽饽,扶摇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