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旧书大亨 > 第三百三十八章.高手

第三百三十八章.高手(4 / 6)

下来的只有1941年在白区刊行的《双照楼诗词稿》一本。半个世纪过去了似乎国内再无重版的记录。作为一个政治家汪精卫是国家的罪人,作为诗人他依然是近现代屈指可数的大诗人。

如今林逸手中这本《双照楼诗词稿》后面就有陈寅恪为汪写的那首挽联诗,并且还有陈的印章。由此可见,这本诗词稿最早应该属于陈老先生的。甚至于那首挽联诗的最早出处就是来源于这本诗词稿---如果当真如此,那这本诗词稿的历史意义和文献价值就更大了。

……

要说这摊主老丁买卖旧书也是个心细如发的人,怎么会就没发现这本诗词稿的特殊性?

首先,这本书是他掏十万买画册时,那个败家子顺手做了添头白送的,他就没怎么在意。其次,那首诗和印章都是写在书本的后面页册内,不像一般的都写在前面扉页处,若不是仔细翻看,一般人根本就不会留意到后面有这首毛笔题诗。

也正因为如此,做了一辈子大买卖的老丁,这次硬是活生生“打眼”,被林逸捡了漏,要知道,像这种记载了可能影响文坛重大事件的珍本,往往是许多藏家梦寐以求的宝物;别的不说,单单老丁白送林逸的这本《双照楼诗词稿》,拿到拍卖场上,三十万起步,轻而易举。

……

夫子庙还是那个夫子庙,

林逸还是那个林逸。

不过那些夫子庙的老人们看他的眼神就不对了。

一个买下三十万珍本的人不稀奇,稀奇的是带着三十万现金一下子买下珍本的人。

夫子庙大笔买卖,基本上都是用卡交易,要么直接银行转帐,像林逸这么“土豪”,背着三十万来买书的,很少,真的很少。

林逸却不知道,自己无意间的一个举动,竟然引起了夫子庙众人的瞩目。

至于他为什么会带着这么多现金来淘书?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