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旧书大亨 > 第二百八十一章.礼钱

第二百八十一章.礼钱(2 / 5)

振铎编撰的,因为在很多元杂剧版本中有漂亮的“版画”。作为“第一版画迷”,郑老又怎么会放过这套书的编撰。

只是可惜,这套书实在太庞大了,统一的名字叫做《古本戏曲丛刊》,总计四集八种120册。

眼前这么一函并不是很值钱,不属于珍本类,但也可以通过这些影印本窥得元代和明代木刻版画的“原貌”。

林逸随手翻看了一下《杂剧选》,基本上每一册都有七八幅漂亮的插图,那些插图的人物造型圆润,栩栩如生,存有明代人物画的风格,对于喜欢版画艺术的林逸来说,也很是吸睛。

林逸欣赏完版画,再仔细研究两套书的内容,其中序言有说:《古今杂剧选》(《柳枝集》、《酹江集》),明孟称舜编,明崇祯刊本(收杂剧56种)。值得注意的是顾曲斋刻的《古杂剧》、孟称舜编的《柳枝》、《酹江》2集,聚各家所藏,才得配成全帙,足为此集增色。

林逸对杂剧研究不多,不过却大致知道这套系列书的价值,在网上交易的话一本大概在80---300元左右。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价?

主要就是里面是否有精美的版画!

说得再直白点,现在研究杂剧的人毕竟不多,能够看得懂杂剧的也不多,人们为什么喜爱这套书,就是因为这套书中有精美的元版和明版版画。

所以,这种杂剧类的丛刊,售卖的价值大小,是被书中版画多少决定的。

像林逸手中这一函八册,共计有版画70多幅,可以说是很难得的版画资料了,可谓图文并茂,用一句很时髦的话说,叫做很有“即视感”。

没办法,随着科技的发达,人们大都成了“视觉动物”,而这也是旧书收藏中为何各种“书画”类大热的主要原因。

实际上不仅国内如此,国外也一样,国外的油画以及插画作品,卖得比钻石都贵。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