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很多内河干系又和瓷器名镇景德镇通流,货物流通多,民间散落的有价值的瓷器不少。”
对于如何购买古物,专家建议,藏家一定要先学历史文化知识,时刻谨记多看少买,不要急于出手,“最重要的,大家要抱着一颗平常心去玩收藏。”
不用说,经过“专家派”这么一演说,整个鉴宝气氛再次被他们渲染起来,登台来找她们鉴宝的人也越来越多。
再次被打入冷宫的“民间高手”自叹,命运变化之多端。
直到---
一个小女孩拿着一件宝物上台。
她穿着一件碎花小棉袄,棉袄显得很旧,穿在她身上也显得很大,以至于把她整个小人都包裹在了棉袄里面,看着很滑稽。
小女孩脸蛋通红,冻得裂开,露出鲜红的嫩肉,她用手背擦了一下冻下来的鼻涕,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怯生生地看着舞台上的各位鉴宝专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最后还是女主持人主动与她沟通,问她上来鉴别什么宝贝,小女孩就亮出抱着的宝物说:“就是这个。”
众人定睛去看,继而全都笑了起来,还以为女孩拿出来的是一件什么稀世宝贝,却是大家最常见的石膏**塑像,这种宝贝以前在很多乡下人家里面常见,现在大多数都不存在了,要么就改成了陶瓷的,这种塑像造价低廉,就算是六七十年代的也不会值太多的钱。
果然,等四大专家取了塑像鉴定以后,就温和地告诉小女孩,这种塑像是六十年代末期的,因为不属于名家雕刻作品做工粗糙,很显然是私人制作的,因此市场价最高也就两三百块。
也许小女孩对两三百是个什么概念还不太懂,她擦着鼻涕,歪着脑袋问:“那两三百和三十万哪个多?”
四大专家被她问的都不好意思回答了,只好说:“差很远,三十万是很多很多钱。”
小女孩就仰着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