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旧书大亨 > 第二百一十章.一群傻叉

第二百一十章.一群傻叉(2 / 5)

七八糟的民国书中,说:“这些书不太好啊,基本上都是什么国文教育,算数,哲学之类的,虽然是民国书,却冷僻了一点。”

眼看林逸看完东西还挑三拣四,李老板就很不客气地说:“这些东西可都是宝贝,你现在想找也找不来。”

林逸不愿意和他抬杠,就问:“那你说多少钱?”

李老板瞅着他,心里盘算了一下就说:“全要的话每本100块,挑着要就300块一本!”

晕,够狠啊。

依照林逸来看,就那些什么国文,算数,哲学的民国本本,一本能卖50都不错了,这个李老板却硬是抬到了100,真不知道他是懂书还是不懂书。

……

实际上,作为买卖旧书的老书贩,不管是谁,多少也懂一些当下卖得火书籍的行情,李老板也不例外,至少他就知道一点---民国书“很值钱”。为此,一向不怎么喜欢学习的李老板还专门跑到网吧,10块钱包了三小时,找到了一些资料深入浅出地“了解”了一下。

只不过民国书籍收藏的“水”实在“太深”了,不是他10块钱包三钟头就能搞懂的,以至于看得他满头大汗差点窒息,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相比李老板这个滑头书贩,已经收藏了很多民国版本的林逸,对于民国书那可是了解的很深。

首先他知道,“名家名著”是民国书刊收藏的一大热点。其中,尤以鲁迅、林语堂、徐志摩、周作人、张爱玲、张恨水等著名作家的文学作品最受欢迎。由于受政治、经济和文化等诸因素的影响,民国时期的图书印量一直不是很大。经历几十年的风雨而留存至今的名家名著,即使被归入“近世罕见之本”,也并不为过。

而收藏民国旧书,又要涉及很深奥的“版本学”,这就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得了的。要知道,在民国一个作家同一部著作会有不同的版本,由于初版本大都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