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穴来风。林海可能凭借这幅画——要成为全球最顶尖的画家了。”
“……你说的那个格哈德拍卖价是多少?我记得陈卓扬是2.6亿?”
“最新是4300多万美金,折合人民币大概是2.82亿。”
“嘶,你是说林海的价格也可能达到这个程度?”陈总监当然不会是艺术线的,他负责整个微博的海外部门,这不是个特别重要的部门,更多都是采编类的工作,微博毕竟是个国内的社交平台,还没有走过去,估计也走不出。
负责化艺术领域的微博妹子,白眼都翻天去。
第一反应是钱,俗不俗?
艺术价值,懂不懂?艺术地位,懂不懂?艺术影响力,懂不懂?什么都不懂,山炮、土货、技术宅!
“具体能到什么程度我不能确定,我又不是拍卖行的,但是这个价格一定会出现剧烈增长,翻翻也有可能,您想一想,林海之前有1250万欧元了,这要是翻一番,是2500万欧元,接近2亿人民币!而且按照林海一贯的习惯,一定是在美国或者欧洲拍,影响力跟港城不是一个级别的。”
从影响力来说,似乎有点追求一支红杏出墙去,但这也是人之常情,倒跟有的没的不相干。华国艺术家在国内卖的再高,人家都觉得你少一点认受性,若是在国内国际,都能卖出高价来,才更有公信力一点。
毫无疑问,虽然国内有个陈卓扬,但林海的2亿,可能要他的2.6亿含金量还要更好。
这从之前《盖亚》拍出近亿人民币的影响可以想见。
“所以你觉得?”
“我觉得我们现在应该趁着国际媒体的报导还没有发酵,国内同行们也没有注意到,尽快尽早尽大力度地报导他,我有种预感,这事儿的影响会越来越吓人。”
吓人?如果价格真的去到2个亿,当然会吓人。
那将是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