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选择了近8000名普通网友,以及500个粉丝超过10000人的大号,已经近百家新闻及娱乐媒体。第一次评论的时候,这8600位全都在,在屏幕上不断划过。
等到第二阶段的评论,林海文将这这些人第一次评论内容就附在边上,对比着来看围观党变成阴谋论,猜测者变得言之凿凿,其他诸如给林海文等人定罪的,扣帽子的,数不胜数。
而等到第三阶段,林海文《那一夜1-3》播出之后,原本8000名普通网友,继续发声的只剩下近800人,其中大多数选择遗忘了此前的言论,或是转而抨击别人未经审判先行定罪的错误行径,或是声援林海文一派正气凌然,当然也有“666”“扎心了老铁”这样的蒙混。
而500大v中留下来的更多,差不多有近350个继续就此发微博。
只是也口径突转。
要么一幅事不关己的样子:“真相解开:林海文称此前的绯闻事件,是其一次大型行为艺术……”
还有倒打一耙的。
总之可能号的粉丝多了,脸皮也更厚一些,这些人恬不知耻的程度尤为夸张。
剩下的近百家媒体,几乎一个不拉还存在着,跟大号的反应相差无几了,诸如《人x报》这样发社论指责林海文的也有好几家。
当然林海文在第三阶段,也遴选新的数千名网友他们的言论看着就漂亮多了,大部分都在喷击网络环境恶劣的,喷击大家总是在人为制造“反转”大剧的。
可说一派光风霁月。
长廊的最后,第三次评论的后面,跟着一行孤零零的字:这样的故事在重演着……
……
汪楠是最早的第一批参观者之一,作为一个社交网络的边缘人,她不太玩微博,所以一直是旁观者的心态,这次林海文说弄了个行为艺术展,她对那个纷繁的社交世界有些好奇,所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