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恶人大明星 > 第0773章 一边倒(二更求订阅)

第0773章 一边倒(二更求订阅)(3 / 4)

体系。不是简单地说,国外的潮流是什么样的,我们就要随之起舞,这个态度是不对的。当然,也不是说我们不需要去借鉴国外的一些优势,但必须要建立在适合我国的基础上,不能盲目追随,盲目变动,这样的行为,带来的绝对是弊大于利。”——董文昌于《艺术月刊》。

头炮是董文昌打响的,4月的《艺术月刊》,它是文化报社集团下属,他选择这个期刊,可以说很有点挑战的意味了。

“国情说”是把双刃剑,但总体上是很有说服力,华国人总是相信自己是特殊的,而且,华国文明确实是有特殊之处,这也是为啥国情说有市场的原因——他这篇文章一出,仿佛太平洋上的一个台风终于形成。

呼呼转动,酝酿着强悍的力量和扑面而来的压力。

迅速的,往这道台风里增加能量的,让它越转越快,越来越凶猛的,接连出现。

4月1日,冷和平在自家地盘的学术学报上发声,声援董文昌:

“……有人说我们的培养体系是从国画上演化来的,其实并不适合油画艺术,这是很可笑的一个论点,难道说国画不需要创新?国画不需要想象力?陈寿春的《寒江独钓》,享誉千年,不就是因为他对江水、雪地奇妙置换的巧思?才诞生了雪里钓早春的佳话?”

同在4月1日,西京美院的季仲德,则选择了海城一派的艺术刊物《当代艺术》:

“一个培养体系必然是植根于文化现实的,华国人为何如此独特,因为我们的文化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数十年来,这个体系也行之有效,培养了许多德高望重的前辈名家,包括林海文,他也是央美体系,师徒体系中培养出来,不能说他天赋更高一些,就反过来否认培养出他的制度来。”

2日,耿琦则接受华南网采访,更是几乎毫不顾忌,用起砸锅论来:

“……吃着这个体系的饭,还要砸这个体系的锅!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