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若留在京城,太皇太后到最后终究会网开一面,留存他们的性命。”舒舒道,“她难道以为送去吴三桂身边,能有活路?如今真正成了反贼的孙子,恐怕将来还要继承吴三桂的战马,她这是亲手把儿子往断头台上送。”
灵昭说道:“臣妾会派人打点好长公主的衣食用度,其余的,一概不管了。”
舒舒道:“辛苦你了,里里外外的事,都要操心。”
灵昭却是道:“这算得了什么,娘娘好生保重身体,诞下健康的孩子,于大清于爱新觉罗的功劳,怕是臣妾一辈子也做不到的。”
舒舒温和地说:“你我才二十郎当,别想那么多。”
将至坤宁宫西侧门,舒舒又问:“方才我出来,你正好在这里,本是要去做什么?”
灵昭坦率地说:“原以为皇上在乾清宫,要送败火解毒的熬膏,为皇上治疗口角上的血泡,刚好遇见皇上离了坤宁宫,他行色匆匆,也没能说上话。”
舒舒道:“那就赶紧送去吧,他不能张大嘴巴说话吃饭,心火更重,若有好的膏药,不妨试一试。”
灵昭大大方方地答应:“是,臣妾这就送去。”
不久,二人便散了,宫女们簇拥着皇后回坤宁宫,灵昭目送她离去后,想了想,便对冬云说:“去拿膏药来,我送去乾清宫。”
冬云说:“皇上这会儿在武英殿呢,您去乾清宫也遇不上。”
“我又不是要见他。”灵昭说,“要紧的是把皇上的身子调理好。”
灵昭是从后门来的,大李子虽然不在,值守的太监也不敢为难昭妃娘娘,由着她进了大殿。
来过无数次的地方,还是头一回不见皇帝坐在案前,但桌上的笔墨奏折都摆放得整整齐齐,也没什么事是要灵昭插手的。
她将膏药的匣子放在桌上,在底下压了一张纸条,便带着冬云匆匆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