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了。
这一日,离了慈宁宫,回去的路上经过承乾宫外,元曦隔着宫墙驻足相望,承乾宫里静谧无声,皇帝大概是睡了,他一定很累很累。
“小姐。”石榴在一旁轻声道,“咱们走吧,皇上一定不希望任何人看见他现在的模样。”
“石榴,我到底还是被比下去的。”元曦道,“太后娘娘是对的,我也的确早就放下了,可就是总忍不住,会在乎他心疼他。”
“皇上毕竟是您的丈夫,是三阿哥的阿玛。”石榴说,“谁不乐意一家子平平安安,高高兴兴的?”
“一家子……”元曦苦笑,带着石榴离开了。
隔天一早,如葭音所愿,太后没有软禁皇帝,没有阻拦他去乾清宫的路,福临对朝臣们说他昨日发烧,说的糊涂话,这一仗必胜,绝不会退回盛京。
然而前线的战况不容乐观,七月初七,郑成功与他手下的兵马顺利会师,在江宁内外城郭的观音、金川、钟阜、仪凤等门外扎营,共立八十三座营寨。在各处营寨都安设大炮,并准备了云梯、藤牌、竹筐、铁锹、凿子等攻城器械,随时准备攻城。
但奇怪的是,郑成功在如此有利的战局之下,竟然没有主动攻城,两江总督郎廷佐趁此机会,安定城中民心,加强城郭防御,加紧储备粮草,置办武器,搜集整修船只。
七月中旬,苏州水师总兵梁化凤带领四千兵卒自崇明岛赶来,最先抵达江宁支援,随后江西、宁夏两路兵马也陆续赶到。
清军守备江宁的兵力已经大大加强,而郑成功屯兵围城之下不攻不战,士气难免低落。
七月二十二日晚上,江宁城里的满汉将士认为时机已到,派绿-营兵打头阵,由梁化凤率领部下骑兵五百余名出仪凤门、管效忠领兵出钟阜门,于次日黎明时分突袭郑军大营。
驻守在这里的郑军将士,连盔甲器械都来不及披挂周全就仓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