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上,可是您停了皇后娘娘的中宫笺奏。”岳乐道,“臣以为,这件事万万使不得,只怕科尔沁的人已经在奔赴京城的路上,让他们的皇后受如此奇耻大辱,他们如何能善罢甘休。”
“那又如何。”福临道,“他们不乐意,就把人接走吧,朕可以一个都不要。”
岳乐谨慎地说:“皇上,眼下可不是说气话的时候。”
福临却兀自喃喃:“朕说的不是气话,可恨朕,不敢动皇太后一分。”
“皇上?”岳乐大惊。
“岳乐,这一场风波过去后,朕要将太后送去南苑休养,从此将她与朝政隔绝。”福临对身边的人说,“朕的励精图治,你都是看在眼里的,你亦是我的左膀右臂。你我兄弟一心,共理江山,我不信没了皇太后,这大清就要完。”
岳乐匆匆跪下道:“请皇上三思,臣惶恐万分。”
福临却说:“朕的所有不愉快,都是来自皇太后的压制,明明很简单的一桩事,却因为畏惧她的威严而常常到最后扫兴。这不可以那不可以,她非要朕这个皇帝做的憋屈,仿佛才能天下太平。那么,在好皇帝和好儿子之间,朕只能选择前者,而这不正是皇太后满心所期待的吗?”
“皇上?”
“她要赐死朕的女人,朕无力反抗,朕只能让彼此都眼不见心不烦。”
福临态度坚决,命岳乐起身道:“朕意已决。”
岳乐心中无比忐忑,不敢当面反驳皇帝,唯恐激怒于他,皇帝对于太后的恐惧自年幼以来不曾消减,岳乐多年夹在母子之间,也是小心翼翼。
皇帝性情上有所欠缺,对生母缺乏信任、质疑怨怼,其实皆来自于朝堂上的不得意,他或许满心期待没有了多尔衮的朝堂,从此将事事随他所想,却不知多尔衮当政时,同样处处掣肘,并不能如意。
但那时候,岳乐也尚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