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深空之下 > 第八十一章 拖延战术

第八十一章 拖延战术(2 / 5)

达,向四面八方扫描几十万公里,估计整个核聚变能源,还撑不起一个雷达。

而且……核弹爆炸,干扰的主要也是短波。

万亿吨核弹,强劲的电磁脉冲扫过方圆数万公里……但双方宇宙飞船做到这个份上,怎么可能没有考虑这一点?虽然许多电器元件不能使用,但至少不会因此而瘫痪掉。

整个战场开始变得杂乱无章,近距离的缠斗顺发而至,空间中密密麻麻出现了大量光点。

这种近距离的厮杀,才是攻击性最为惊人的。

如果隔了几光时的距离,就算是光速武器,再加上密集的火力网,又能打中几发?

远在深空号的人类,因为核弹的爆炸已经接收不到来自卫星的任何电磁波信号,好在10个小时的航行,已经行驶了65万公里,倒不会被迪格星遮住视野。

于易峰通过装载在深空号上的天文望远镜,远远地眺望着这些光点,光是肉眼,很难分辨出是敌方飞船爆炸,还是我方飞船,还是各种导弹被拦截……

不受干扰的激光通讯,在这种高速、远距离的情况下已经不太合适。

很简单的道理,如果能被自己方的激光打到,那么对方的激光也能打到……

所有前方的人类飞船,都进入人工智能自行操控的混战状态。

从望远镜中,人们终于看到了敌方飞船的长相……

普遍比较大个!

最小的直径也有200多米,和“利维坦”差不多,这可能是对方,拥有可控核聚变后,曲速飞船的体积极限。毕竟曲率引擎,体积也不算小。

这种圆球形的飞碟,引擎可以在环状轨道内随意滑动,而且材料受力均匀,拥有较高的机动性。

理论上讲,飞碟,比流线型的“宇燕”更适合宇宙空间中的战斗。

敌方最大的飞船,比“泰坦”甚至更大一些,正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