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落在了后边。
各种离子引擎喷射的蓝光点点,照应在黯淡的宇宙中,这些飞船开始编制一个超大型的攻击方阵。
在宇宙战争中,第一是精度,第二才是火力。
没有精度,火力再强也没有用。
而“宇燕”飞船的储备能源并不多,没有配备高强度的激光,只有一些基础电磁炮。
但理论上说,电磁炮的威力,比激光更强一些,动能武器的杀伤力不可小觑,更何况这些弹药还是超小型核弹。
这些电磁炮的最高速度,高达每秒一万公里,差不多是光速的三十分之一,最低速度也就是“宇燕”本身,不经过加速就可以丢出去,依靠本身惯性杀伤敌人。
弹药的构造也很简单,如同穿甲弹一样小巧,依靠本身的强劲动能,就能引发内部微量红汞核弹的爆炸,造成二次杀伤。
通过卫星可以看见,在第一次的集体射击中,一万三千艘高速“宇燕”齐齐冒出火星,编织出了大约两万平方公里的火力网。
以往的大量演习,现在终于派上用场,而且人工智能的精确控制,已经不是人类能够比拟的了。
两万平方公里,这样的覆盖面还算不错。
当然了,这一次射击只是试射,只是向着目标区域胡乱发射一通……
很快,这些飞船调整好位置,向着坐标方向急速飞行。这些高速飞船,试图拉长与“深空号”之间的战线,以拖延更多的时间!
原本,人们并没有打算释放小型无人机,也不打算发射电磁炮,因为这玩意比起激光,速度还是太慢了,根本打不到对方几光天之外的主力战舰。
但现在则不一样,它们可是用来防御敌方疯狂的无人机啊!
人们以“宇燕”方阵为基层攻击力量,“利维坦”可以抛射大当量核弹,是中层掩护力量;躲在后边,缓缓运动的“泰坦”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