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将改变极大。
现在许多官员对此不满,更有些胆大的老吏试图要来一次罢工,要公然对抗李超的新制。
长孙无忌在考虑,自己是应当帮李超一把,还是坐看风云?
“管家,备车。”片刻之后,长孙无忌有了决定。
赵国公府。
李超笑着接待长孙无忌。
“魏国公可是稀客啊,难得登我李家的门。”
长孙无忌拱拱手,“赵国公这话,是怪我平时少上门走动了?那我给李相道个歉,我们两家如今也是亲家了,以后可得多走动。”
李超笑笑。
“长孙公当是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前来,莫非是因为省内吏员们要罢工一事?”
长孙无忌大惊,“李相原来已经知道了吗?”
李超哈哈大笑。
“都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省内的这些老吏胆子是大,但做起来事来可就差远了,他们公然四处串连,想罢工造反,可不想想,这省内上千吏员,有多少人是真正愿意跟他们一起干这种大事。”
李超不是那种书生,他做事,谋定而后动。
他推出省内吏制改革,早就防着官吏们的反弹了。
那些老吏吃饭商谈,事后如何各自串连,甚至有些吏员向一些高官暗中通报,这些李超都知道的八-九不离十。
对于这些吏员们的动作,李超倒不惊讶,也不慌乱。
若是一群吏员就能逼的他没有了办法,那他还如何当这尚书令。
长孙无忌也不由的一阵哈哈大笑。
“果然,什么都逃不出李相的掌控之中啊,这事情,你原来都知道。”长孙无忌走到一边坐下。“既然相爷早知道了,那还不知道准备打算处置啊?如今省内官吏人心不稳,要出事啊。”
“出不了事。”李超在长孙无忌的对面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