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是朝廷最重要的几处。
掌握了这些,才能真正控制朝廷,集中大权。
从撤消行台、总管府,设立都督府,到划分各道,然后是朝廷在中枢分离南北衙,地方全面设立卫府,一项项,都是旨在于加强朝廷的兵权控制,现在已经没有武德朝时军队掌握私人之手的情况了。
这就是进展。
人事方面也是一样,一次次的调整,从中枢到地方,从道到州,到县,一级级的在考核调整,最终随着这次中书门下确立为新中枢,随着十一位宰相的调整到位,也标志着李世民对于朝廷人事的控制抓到了手里。
而朝廷加紧推行均田制,推行府兵制,推行移民实边屯田,推行分封,把诸侯的勋田永业田爵田都置换到边疆去,也是对大唐根基之一的田地进行改革。
在均田制的基础上,李超之前提出的两税法,也正是大唐田制和税收的改革。这些改革,没有喊什么变法啊,改革这些大口号,都是悄悄的开始。
科举改制,这是史必然走向,早晚有一天,大唐会慢慢的改变如今这种主要以门荫取士的办法,而改以科举取士为主。
但是这个事情,不会太快。
朝廷推行科举,必然会对老牌门阀和军功新贵以及大士族们的利益造成很大损害,他们的反对之声肯定很大。
就算是皇帝,也不敢轻易的触动这些人的利益的。上次大灾时征粮,都已经是非常之时万不得已了,最后还是给了不少让利补偿。
李世民想要从那些豪强们手里收回他们兼并的田地,都也只有是推出了分封这张牌,然后拿封地换这些田地。
那都是利益交换。
现在内外还不安稳,这个时候皇帝又要改革科举,要触犯到这些贵族官僚们的核心利益,这事情岂是那么那弄的。
没有一个好的外部环境,做这样的事情可是很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