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许多嫁妆,一支很大的送亲队伍,一直送到了灵州。
“听说你父亲想要在灵州买田置地还想办牧场?”
“这些其实是族里有些人的意思,觉得灵州有三郎在,产业有个依靠。你也知道,荥阳郑氏,虽是名门士族,但族中人口也多,不少偏房支族。”
“这个我理解,大族也得过日子嘛,士族名门也一样得生活吃饭。你们郑家想来灵州添置产业,这些我倒不反对,反正只要你们按着规矩来,该照应的我也还会照应的。你可以给郑家去个信,让他们亲自过来跟我谈。”
“这真的好吗?父亲大人跟妾身说过,其实三郎不必太为难的。”
李超伸手捉过郑表妹一只玉手,拿着手里抚摸着,好修长的一双手,放后世,肯定打小就要被送去学钢琴的。
“只要郑家不是想着要空手套白狼,打着我名头搞什么强占豪夺什么的,正常的做事哪会让我为难。说实话,灵州现在确实是个好机会,我最近正计划开挖唐渠,这是一个主干渠七百里,支渠五百多条,完成后能新增一百万亩灌区水田的大计划,我很欢迎郑家这样有实力的家族前来参加这个项目。”
“郑家能参加?”
“当然可以,我初步的打算是,只要承担修一里干渠,就给边上一百亩水浇地。这一百亩水浇地虽然是需要纳租税的田,但一百亩都算永业田,不用还给朝廷,死后也能传给子孙的。”
“修一里干渠,换一百亩渠边水浇地?”郑婉言有些惊讶。心里盘算着,这个交换是否划算。
干渠得十丈宽,深也起码得一丈多深的,虽说在平原上挖渠,会比较轻松点,但挖一里渠道,量也很大。
换一百亩水浇地,还是永业田。永业田这个确实比较吸引人,毕竟是能够传承下去的。
“郑家也需要纳租税?”郑婉言问,郑家出仕的人很多,大部分的男丁就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