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坊六大合伙人,另外太子拿两成干股。张超出技术,另外五家出钱,每家一千贯。钱是打在酒坊公账上的,用做建造作坊、采购粮食,就是产了酒以后,也还要先窖藏一些。
酒坊一开始就计划搞大,因此前期的本钱还是不小的。
有这五千贯,基本上能保证酒坊的建造以前前期酿酒铺货所需要了。现在张超也已经在选经销商。
采用经销商模式,也是他思虑许久的。光靠酒坊自产自销,这个比较麻烦,不但得建立生产这一块,还得再拉起销售这一块来。
而如果搞经销商模式,无疑能拉更多的合作伙伴进来,尤其是那些在各地很有影响力的人和家族合作,这更有利于酒坊把销量提起来。
王永安的老爹现在是河北地区实际上的军政一把手,他老丈人李瑗是名义上的一把手,因此让王永安参与进来,做酒坊的河北地区经销商,其实是各取所需。
“我们什么时候能拿到酒?”
王永安听张超说了下经销商的模式后,也很有兴趣。整个河北地区都归他们所有,其它的商人拿了酒也不得跨区在他们地盘上销售,这很不错,独享这么大一块地盘,肯定不会少赚。
“很快就能拿到酒了,不过有几个问题得先说清楚。首先,你做我们酒坊的经销商,得要先签定一份契约。”
签契约当然是为了省得以后扯皮。
这个契约,会包括几个重要的约定,比如经销商得向酒坊交纳保证金,经销商得承诺不得跨区销售,不得串货。而且,酒的销售价格,得由酒坊统一制订,经销商无权降价。当然,张超也会给王永安他们一些优惠条件,比如超过多少销量,就返点多少,销量超高,返点越多,他自然赚的也就越多。
王永安扭了扭自己的身子,换了一个比较舒适的姿势。
“价格也不能我们定?难道不是我们从你们那里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