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组长,我要向你做个检讨。”郭秋实用沉重的语气说道,这也是基层官员装死的惯用手法了,“你安排我邀请凌世杰到杏川采访,我没有做好沟通工作。导致在宣传导向上出现了严重的偏差,这全都是我的责任,我愿意接受……”
“罢了罢了,老郭,我没有责怪你的意思。”秦海打断了郭秋实的长篇大论,文章都已经登出来了,这个时候说这个有什么用,他想知道的,是凌世杰到底在琢磨什么,一个曾经揭露过小钢铁黑幕的记者。怎么能突然一变脸就成了小钢铁的同情者呢?
“秦组长,这不奇怪。”听到秦海说出自己的疑问之后,郭秋实道。“过去,我们县里对小钢铁治理不重视,凌世杰揭小钢铁的黑幕,核心是批评政府不作为。现在是工作小组牵头在整治小钢铁,他站在小钢铁企业一边,核心是批评政府乱干预。虽然表面上看起来观点不同,但核心没有变……”
“就是政府做的一切都是错的。”秦海一下子就听明白了。
“正是如此。”郭秋实叹了口气。在别的问题上,他也许不如秦海聪明,但要论和记者打交道。他可是有经验的。凌世杰是个什么鸟样,郭秋实心知肚明。
对于有些记者来说。事实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如何去解读。比如说。一个记者到了一个国际夏令营,看到里面有5个中国孩子和5个日本孩子,中国孩子玩耍的时候,日本孩子在看书,于是记者陷入了沉思: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没有创造力,因为在别人读书的时候,他们却在玩耍。转过天,日本孩子离开了,来了5个美国孩子,中国孩子开始看书,美国孩子在玩耍,于是记者再次陷入沉思:为什么我们的孩子没有创造力,因为他们只知道看书,却不知道玩耍才是启迪智慧的过程……
同样的新闻,换一个角度就能够产生出不同的结论。如果你没掌握这一点,你怎么能够当好一个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