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材料帝国 > 第四百四十六章 一言九鼎的副秘书长

第四百四十六章 一言九鼎的副秘书长(4 / 5)

在每一次攻关结束之后,参与的企业都会表示要继续进行研究,把欠缺的材料、工艺等环节弥补上。但上级部委机关只在意整机的制造,哪会有闲情逸志来关心这些边边角角的事情。上级不关注了,下级自然就没有积极性了,于是这些问题就只能放到一边,等到下一次再要生产同类装备的时候,再重新提出来。

在我国的工业史上,有过许多“神奇”的故事,比如某某装备生产过程中,缺乏某一种零件。技术人员,甚至是现场工人,“灵机一动”,找到了另外一种零件作为替代品,便解决了问题,保证某某装备的“按时竣工”。这样的故事听起来很美,但经不起琢磨。遇到难题的时候,临时用简单的方法来替代,并非不可行。但替代之后,这些问题还是需要解决的,不能一次又一次地靠替代来敷衍。

秦海前世是研究材料的,因为这个专业的特征,接触过无数的制造企业,深知行业内存在的种种弊病。既然王鸿生给了他一个这么广阔的平台,他自然要借机去整治一下这些弊病。带着这样的心态,他便将这一次重大装备攻关的核心任务确定为材料与工艺的突破,他明白,一旦某些材料和工艺的顽症得到解决,整个装备行业必将迎来一轮技术创新的高氵朝。

给各企业的通知里写得非常明白,各企业的技术处长们也看得非常明白。但与周以诚一样,大多数的技术处长认为计委的专家再了不起,也毕竟只会纸上谈兵,不了解企业的内部情况。带着这样的想法,他们便放心大胆地接下了任务,向重装办提出本企业承担攻关任务的任务书和时间表,同时一个比一个更狮子大开口地提出了经费方面的要求。

“4000万经费,年产80万吨乙烯压缩机的研制,这特喵是逗我玩呢?”

在百万庄大街一幢不起眼的小楼里,秦海与陈贺千、李林广对面而坐,翻看着企业呈报上来的方案。看到京石机关于乙烯压缩机的研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