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的生产效率就是如此,全世界都没有这样的技术能够降低小型玻璃厂的能耗和物耗。要想降低我们的生产成本,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把厂子炸平,建一个150万重量箱的浮法窑,或者同等规模的九机引上窑。我看过资料上说,九机引上窑的标准煤单耗是每重量箱28.92公斤,我们厂现在用的二机引上窑,标准煤单耗是每重量箱116公斤,你算一下看,我们的成本怎么能降得下来?”
浮法窑和引上窑,对应的是玻璃生产的不同工艺,这些是宁默所不了解的。不过,大型设备比小型设备的单位能耗更低,宁默深有感悟。金塘化工集团下属的那些化工企业,也都是使用中小型设备的,单位产品的能耗明显高于大型企业,这也是这些中小企业难以支撑的原因。
不过,宁默觉得,很多事是事在人为的。金塘的那些企业在被大秦集团兼并之后,通过更新设备、改进工艺,能耗、物耗等等都有大幅度的下降,虽然仍然达不到大型企业的标准,但多少也具备了一些竞争力。既然这些化工企业能够降低消耗,玻璃厂为什么做不到呢?
想到此,宁默对苏长亮说道:“苏科长,你说的这些能耗指标,是你们厂现在的情况。你说的什么二机引上窑,如果改进一下生产工艺,是不是能够把能耗降下来?”
“这不可能。”苏长亮用桀骜的口吻说道。
“你不可能,别人也不可能?”宁默真有些恼了,直接呛声道。在他心里,隐隐地想到,苏长亮做不到的事情,秦海难道也做不到吗?秦海曾经创造过那么多的奇迹,一个小小的玻璃窑,还难得住他吗?
苏长亮哈哈一笑:“你如果有这个本事,我可以给你磕头。”
“苏科长,你怎么说话的!”马亦平在一旁不乐意了。不管怎么说,宁默是他带来的投资商,苏长亮这话对投资商太不客气了。如果宁默因为这个原因拂袖而去,这就是招商局的过错,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