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声谢,然后回归正题,说道:
“王主任,我觉得。价格波动,不外乎就是供求失衡吧。现在生产资料的供应是计划和市场双轨并行,如果要放开计划价格,其实就是把计划内的生产资料推向了市场。原来因为计划约束而买不到这些生产资料的单位,现在有资格购买了,市场需求量就会大幅度上升,从而产生出一定的供求矛盾。您说是不是这样?”
王鸿生点点头道:“正是如此。”
秦海继续道:“一种产品如果市场供应不足,就只能是价高者得之,这就是市场价格上涨的原因。要避免出现严重的物价上涨。就需要国家未雨绸缪,事先准备好足够的物资,以便在供求失衡的时候。抛售出来,用以平抑物价,这个道理,我想王主任和计委的研究人员肯定是明白的。”
王鸿生道:“道理没错,但国家要准备好足够的物资,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觉得。多少物资才能算是足够呢?”
“我没有这样的概念,王主任应当比我更清楚这一点吧?”秦海坦率地说道。他只是一个材料专家。不是经济学家,哪能计算得出全国的物资缺口会有多大。
王鸿生也知道自己这个问题不是秦海能够回答得出来的,他说道:“关于这个问题,我们组织过不下十次专家研讨。专家们的意见也大相径庭,有人认为国家不需要准备什么物资,任凭物价上涨,涨到一定程度就好了。”
“呵呵,这种观点也不算新鲜了。”秦海用带着几分嘲讽的语气评论道。
“的确不算新鲜,西方学者把这叫作休克疗法,苏联正准备采取这样的政策。”王鸿生说道。
秦海笑道:“苏联老大哥的觉悟很高的,总是愿意给咱们当试验田。咱们不妨等苏联人试完,看看效果如何,然后再决定我们要不要用这样的政策,您觉得如何呢?以我的猜想,不出两年,苏联就会用血淋淋的事实告诉我们:此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