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之高,和《千里江山图》一样,被公认为是北宋流传至今的两幅最具代表性的青绿山水画作之一。
没有耽搁多少时间,帕特就将两幅作品送到了贵宾室,李逸先打开张照的那篇作品看了一眼,然后小心翼翼的将那幅青绿山水拿到了手上。
随着画卷缓缓打开,一幅群峰绵密,层峦叠嶂的山水长卷也慢慢的展现在他的眼前。但见崇山峻岭,错落连绵而如龙脉,起伏顾盼,开合揖让之间,仿似道尽了虚实相生的画道真谛,这确实是一幅不可多得的佳作。
“这幅画,画风精密不苟,设色艳丽和谐,章法严谨,确实有点像是赵伯驹的作品……但仔细看的话,疏林远树,平远幽深,又有一种平淡天真的感觉蕴藏其中,赵伯驹却画不出这种风格……”
李逸一边细细浏览画中的湖光山色,一边暗暗开启了鉴灵牌。一阵冰寒的凉气流过,他的眼睛略略瞪大,随即又恢复了正常,这幅画,竟是比赵伯驹更早了一百多年,也更加出色的五代南唐画家董源的一幅《秋日山景图》!
揉了揉下巴,李逸觉得有些意外,因为董源是南派山水画的开山鼻祖,史载其山水画作多以江南真山实景入画,而这幅画中所描绘的山川河流却更像是巍峨雄峻的北方山水,这是怎么回事?
不过不管怎么回事,鉴灵牌不会出错,而本来就在思索这究竟是谁人风格的李逸,在得到提醒之后,也慢慢的在画面中找到了那种淡淡的“不装巧趣,皆得天真”的风格,因此越看越觉得这应该就是董然的作品。
相比起赵伯驹,董然在华夏画史中的地位要高出许多,绝对是属于那种开山鼻祖一流的人物。
董然所创造的水墨山水画新格法,不但得到巨然和尚的追随,世人将两人并称董巨,而且,元末四家和明代的吴门派,更是将他奉为典范,明末清初画家,“四王”之一的王鉴甚至公开评论,说“画之有董巨,如书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