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鉴宝大师 > 第六百一十七章 罗果夫

第六百一十七章 罗果夫(4 / 6)

两个的交情才值两万?20万还差不多!

看到李逸摇头拒绝,那名中年人也很遗憾的摇了摇头,他掏出一张名片递给李逸,

“先生,如果您改变主意了,请您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告诉我,而且,以后您到莫斯科旅游的时候,也可以打这个电话,我一定会竭尽所能的招待您……”

莫斯科?李逸接过名片看了一眼,果然,一面是俄语,一面是英语。

“罗果夫,独立古董商?请问,您也受邀参加了这次展览吗?哦,我是说,您的展位在哪里?”

根据统计,华夏流失海外的文物大约有1700万件之多,其中,收藏在47个国家200多座博物馆里的大概有164万件,这其中,以日本、英国、美国、法国为最多,但事实上,俄罗斯掠夺的数量也不少。

至于为什么我们很少在俄罗斯的博物馆见到华夏文物,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因为前苏联的建立,那些流亡的沙俄旧贵族将它们带到或者变卖到了新的居住国,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当年华夏和苏联处于同一阵营,苏联政府没有允许这些明显打着侵略印记的“战利品”出现在公开场合,而是将它们藏匿在了一些研究机构里。

在华夏历史上,文物流失比较多的一共有四个时间段,被相关专家称为文物流失的四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就是鸦片战争期间。

据记载,圆明园被抢劫焚毁虽然没有俄军的事,但八国联军时期,却是俄军率先占领的颐和园,并且占领的时间长达两个月之久!

其后,俄、德、日军又先后以守卫紫禁城的名义,偷窃和破坏紫禁城内的稀世文物、珍本图籍和金玉宝翠。至1900年冬天,宫内珍宝所失过半,贵重之物更是被劫掠无遗。

这次浩劫,从皇宫、颐和园、三海、坛庙、陵寝、王公府第、各部衙署直至民居商店,同样无一例外地遭到抢劫,至此,当时燕京积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