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高坛法台另外的一种用处。
抛去虚伪的外壳,注重于心灵的感受。
但是,想要将徒弟一起退出来的道岳,此番法会却是失策了。
因为在道岳坐定之后,副手法台上的顾峥,也缓缓的出现在了场内。
让那些还没有来得及闭上眼睛的信徒和百姓们,看到了一副佛子踏云而来的激动人心的景象。
那僧人,袈裟黄袍,这外物华贵无双,却难掩内在的风华半点。
一点朱砂在额头之间,红的剔透。
他的脸柔和的宛若最好的观音像,带着难以言明的悲天悯人,禅理佛性。
他就像是天边的云,池中的鱼,永远都是那般的触不可及。
让见到了如此美景的人,升不起半分的亵渎之心,竟是还有那几个愚昧的妇人,口中惊呼着佛祖佛子的,跪拜在了这个法会的当场。
这般因为他的嘈杂,并没有让那僧人停驻脚步,他充耳不闻,仿佛凡间诸般的烦恼,与他都是过眼云烟,他的心中只有面前的高台,以及在他身后大殿中的佛祖。
这一段路走到最后,待到顾峥在辅台之上坐定了之后,这场内以及因为挤不进大场而围在山路外聆听的人,对于辩机只有一个反应,那就是虔诚。
见到于此,隐藏在人群中,最靠近观礼台的李世民,就问起了一旁亲近的内侍,对于这场法会的感想:“你们怎么看?”
“是不是觉得朕的眼光独到?”
而那位内侍此时却是目光灼灼的盯着辩机登上的高台的方向,带着三分的敬仰,带着三分的娇嗔回禀到:“陛下的眼光果真是好的,那道岳法师能在此等经坛之上,颂扬佛法,果然是一代得道的高僧风范。”
那吐出口中的声音,是滴溜溜的脆,没有一般内侍的阴晴不定,雌雄莫辩。
听这个声音,竟是一个小娇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