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糖,扯开之后,就变成了如同花瓣张开一般的一整条的白菜。
但是,这道菜肴,喧宾夺主的永远不是白菜的本身,而是浇灌在这花蕊一般的白菜芯儿上的芥末本身。
这道最贴近于中国千年古法酿造的,回归于宋朝国度的本源的食物,将芥末本就是唐传到周边各国的这一事实,发扬光大到了极点。
几分糖,一点盐,再加上本地自产的黄芥末,细细的在小火上精心熬制,粘稠到滴滴答答,却又半分未曾粘锅的时候,就着那般的火候,直接浇灌在这半开的白菜芯儿上,就会让一个名为芥末墩的花,盛世绽放。
无以伦比的辛辣,对于敢大口尝试这道菜肴的人来说,都是伴随着眼泪鼻涕的直流而告终。
但是当食客们用一张粗糙的纸巾,将自己怎么都控制不住的鼻水给擦干净的时候,一种直冲天灵盖的凉爽,却能够久久的回绕在每一个喜欢这个菜肴的人的心中,许久不能散开。
‘呼哈!’
两个胡同人的最爱,就在丝丝的抽着凉气,却不停的往嘴中塞着芥末墩开始。
这时候的油炸花生米早已经无法压制住冲天豪气的芥末墩了,此时,口味极其清淡的京味发糕,就排上了巨大的用场。
同样是出自于民间百姓之手,发糕可以说得上是传承与中国的大江南北。
各地都有各地独特的制作方法。
之所以带上个京味,无非是胡同中更加粗狂的一种选材罢了。
绵白糖被替换成了红糖,而细腻的小米面,或是南瓜粉,则变成了玉米面和绵红豆的组合。
这般蒸出来的发糕,窟窿眼大的连一般人家都看不下去。
可是偏偏那种粗粝的浑不在意的口感,配上红糖+红豆的独特的芬芳,直接就征服了已经被芥末给刺激的毫无感觉的味蕾,让现如今的顾峥的舌头,再一次的跃跃欲试的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