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们,奉顾峥的经历为他们的生存的信条。
这位因在幼时家贫不得不入宫的小内侍,却并没有因为身体上的缺失,而将心中的认真生活,为他所热爱的国家以及家人奋斗的理念放下。
反倒是能心无旁骛的,为自己找寻到的目标,而努力了一辈子。
这成为了无数个有着同样的背景以及经历的宦官们的指明灯,更是成为了后来者的心灵寄托。
所以,史学家在后来的人物分析中指出,后朝的历朝历代的宦官,内侍,太监们,将顾峥的画像奉为祖师爷来供奉,是有一定的依据的。
他们就像是木匠供奉鲁班,医生供奉孙思邈一般,在七十二行当之中,另辟蹊径的多造出了一个太监的祖师爷。
让一个宦官,成为了一个千古流传,影响了整个中国历史的人物。
是什么让他做出了不同于旁人的选择,又是什么能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创下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文官集团们都做不到的伟岸的事业?
这一切都值得现在的人,去寻求答案,在历史的长河中去研究,去发现。
这不正是历史的魅力吗?
……
金色的字眼渐渐的散去,那个被无数个太监所供奉着的顾峥祖师图上,美化过的高大伟岸的背影,也一并的散去。
但是他对于那个世界的影响,却是源远流长。
因为在镜头的最后,一个躺在加护病房中的年轻人,颤抖着睫毛,缓缓的将眼睛睁了开来。
一位亲历憔悴的母亲,立刻欣喜若狂的发现了自家病床上的儿子,那不同以往的表现。
过度的惊喜,让这位母亲都忘记了按病床头的呼叫铃,反倒是用自己的大喊来宣泄着自身的喜悦。
“医生!快来人啊!我的儿子醒来了!”
伴随着后知后觉的铃声按下,是一大群的穿着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