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子女布置了一个任务,儿呀,百家姓你只背出98个呀,这怎么能行。你看看人家“小明”,再看看隔壁的小红,他们都背出200个姓了,怎么说也不能输他们呀,来来来,我们一起背。加油……
……
“哈哈哈,一凡小友,你这百家姓实在是厉害,竟然有锻炼记忆力的功效。只是,我现在只能背100来个姓,唉,连小朋友都不如,我曾孙都可以背200来个姓呢。”
办公室内,孔书俊朝黄一凡笑着说道。
“哪里,百家姓只是闹着玩的,孔教授不要当真。”
“哎,一凡小友,你又谦虚了。这哪里是闹着玩的,这可是启蒙经典呢。放在古代,那就是诸子之学。唉,说起来一凡小友你是生错了时代。如果生在古代,说不得你也成诸子之一了。”
“孔教授,你是越来越会给别人带高帽了。什么诸子不诸子,我写百家姓只不过是为了姓氏传承罢了。”
“姓氏传承?”
孔书俊有些奇怪:“不是为了认字吗?”
“当然,百家姓也有认字的功能,当然也有锻炼记忆力的功能。不过,百家姓最为重要的一个功能,是姓氏传承的功能。说简单一些,那就是继承我华夏寻根问祖的传统,总不能,当有人问起我黄一凡,你既然姓黄,你知道你们黄姓的来源吗,这样的一个问题我还不知道吧。”
“等等……”
孔书俊一个机灵,他直直的看着黄一凡:“一凡小友,你是说,百家姓是一部姓氏传承的书籍?”
“对呀。”
黄一凡点头。
“也是一部继续寻根问祖的传统?”
“不错。”
黄一凡继续点头。
“也就是说,百家姓里面每一个字,每一个姓,其实都有着很深很深的学问,知识?”
黄一凡朝着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