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的话,可就容易的多了。
而郑铮在这跳蚤市场上耗费的这么些时间,也让郑铮总结出了一套关于欧洲工艺品以及艺术品市场的一些规律。这些跳蚤市场虽然层次是低了些,但是这里面的购买规律以及倾向,和高端的市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郑铮所做的,就是透过跳蚤市场的这么一个表象,琢磨出了欧洲买家和卖家的一些倾向。
简单来说,这些人对于带有异国色彩宗教色彩的东西十分欢迎,例如带有佛教色彩的雕像手链,或者具有藏传佛教色彩的唐卡金刚杵,甚至是欢喜佛雕像……这一类的东西极受欢迎。虽然郑铮在这些跳蚤市场上看到的东西绝大多数都是仿造品和工艺品,但是他们的生意依旧火爆。
这些人——不管是买家也好,卖家也罢——他们对东方文化,或者说对东方文化的市场也十分有激情。别的就不说了,郑铮走在这些跳蚤市场中哪怕是不说话,单凭着一张东方人的面孔,就能吸引到不少卖家前来搭讪,询问郑铮是不是从中国韩国甚至日本过来的,手里是不是有什么东方的古董或者工艺品……
正是因为弄清楚了这些,郑铮就琢磨着,自己是不是可以从这些看似低端,但是实际上利润空间相当之大的小生意开始做起。例如铜钱儿啦,带有插图的《金瓶梅》啦……这生意都是可以做一做的。这些可以说是量产型的东西在国内的古玩市场中并不难找,价格也不高,但是转到了欧洲之后,那就是几倍以至于数十倍的利润。
来路干净的明清时代的玉佩瓷器之类的古董,郑铮也不是找不到,但是怎么说呢……郑铮倒是不太想做这种生意。可能这是跟他从小就学和古董有关的知识,后来又从课本上学到了八国联军劫掠圆明园有关,在“中国古董”这个问题上面,郑铮总是对外国没什么好感。
郑铮总觉得,像是玉佩瓷器这种非量产型的古董,即便在国内售价并不是很高,但是能留在国内还是留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