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去提,让郑铮自己去分析;如果他是要让郑铮判断这是不是一件假货的话,那这戏码也得做的全套一点,得给郑铮一个能够用来进行判断的依据吧?他完全可以说这是一枚摩根石,让郑铮自行来判断是与不是。
单是从安纳说这宝石的说法上,郑铮就觉得有点问题。
至于雕像本身么……
“郑先生,请看这个。”
郑铮正琢磨着,思路却被一旁的安纳给打断了。他收住心绪,却见安纳打开了那个匣子,从里面取出了一个物件。
这匣子得有个一米多点长短,一掌来宽。郑铮先前按照这个匣子大概的形状判断,觉得里面放着的可能是一把古代的欧洲短剑,或者是一幅画什么的。这种长度这种宽度的盒子就能放下的,并且有一定价值的东西,古代欧洲还真不多。
不过等安纳取出了匣子里的东西之后,郑铮就有点意外了。
安纳从匣子里取出来的根本就不是郑铮所想的任何一样东西,而是一柄手杖。
手杖这东西,东西方都有,只不过是叫法不一样罢了。在西方这东西就被称之为手杖,在东方,特别是在中国,这就成了拐杖。不过这东西虽然看起来基本上一样,用处却还是有些区别的。在东方,拄着拐杖的基本上就是老年人或者腿脚不利索的人了,青年或者壮年人是基本看不到拄着这东西的,因为在东方,这东西就只有一个平衡的作用,一般人也用不到这个功能。
不过在西方,一条手杖就成了绅士的象征。配合那一身笔挺的西服,这也确实有那么点意思。在民国的时候,一些知识分子受到西方文化的印象,也经常手里拿着一根手杖。而这本地就有,却非要从国外“进口”过来的拐杖经过这么一折腾,摇身一变就成了“文明棍”,倒是成了文明开明的象征了。
手杖的材质是很多的,铜铁钢木都可以用来做手杖,近代有了橡胶之后,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