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经过核算,从谷雨这里购买服务,是最经济的事情,但是空间研究所上下在讨论过之后,并不打算放弃现有的技术体系,也就是说火箭什么的,改造还是要造,该发射还是要发射,这可是国家几十年的技术积累,是能够和欧洲、米国正面竞争的领域,如果将之抛弃,是要冒着很大风险的,不说其他,万一将来谷雨的系统出了事,他们就要面临着无火箭可用的地步,到时候要重新捡起来,花费将会是天文数字,何况,谷雨的总归是谷雨的,不是国家的,单单从商业角度上来讲,他们掌握着一套体系,也正好用来和谷雨进行议价。
徐天、张仁轩他们取得的共识是购买谷雨的相关服务,用于空间站的建设以及探月工程上,而且这两项工作的所有发射任务,要和谷雨的服务进行合理的分配,每十次发射中,至少也保证其中的一次是由空间研究所自己主导的发射。
不要要看这十分之一,对于空间研究所如今的技术储备来讲,还是有相当大的压力的。要知道,按照空间研究所的规划,在空间站和探月工程这两件事情上,可能一年才有一两次甚至是两三年才有一次发射任务,可如果要是把谷雨的空天飞机引入到这两个工程中,可能一个月就能够发射一两次。如果空间研究所要承担其中十分之一的任务,等于是发射频率比之以前至少也是个持平状态,甚至有可能是远超的水平。要维持这样一个高水平,对空间研究所来讲,还是很难的。
徐天和张仁轩在一开始就把话跟谷雨说的很清楚,免得将来双方的合作出现什么不愉快的地方。对空间研究所的选择,谷雨不去置评什么,那不是他管理的地盘,没必要多嘴,他只需要做好自己的分内事就可以了。
至于合作的基础,也即是谷雨提供服务的费用,则是基本上遵循了谷雨报的价。这个价格也是空间研究所反复复核过的,比起他们做这件事来,便宜太多太多,就算是米国也做不到这样的成本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