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唐农圣 > 第394章 大唐的财税

第394章 大唐的财税(3 / 6)

朝廷的所有税收结余花光了,都未必够。

可万一出现天灾怎么办?万一要对外战争怎么办?

这些问题李世民不得不考虑,所以,即便明知道张说是在阻挠改革,他也不得不和颜悦色的找大臣们问计。

对于这样比较现实的问题,即便是房玄龄,长孙无忌,萧这样的智者,也一筹莫展,然而,正当张说准备开口逼皇帝拍板的时候,几位顶尖大佬的目光,都看向了孙享福,他们觉得,既然这官员俸禄制度改革,以及科举制度改革都是孙享福提出来的,那么,他就一定有解决的办法。

“正明,你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说?”

“呃,那个,好像,应该,是吧!”

本来还想看看有多少人蹦出来搞事情的孙享福,被房玄龄这么一问,也不好意思再装鸵鸟了,出班道,“陛下,朝廷按照需求大面积取士,是因为要扩大产出,增加收入,使得地方政治民生管理再上一个台阶,张侍郎所说的,朝廷的官员群体扩大两三倍,开支会增加两三倍,朝廷财税负担不起之言,臣不敢苟同。”

你不是钱来说事么,哥就来给你说说钱的事。

听了孙享福的话,李世民顿时一喜道,“孙卿有何妙论,还请细细道来。”

得了李世民的‘卿’字称呼,又获得了发言准许,孙享福才道,“朝廷今科所取之士,要在两三年之后才会逐步转正为朝廷官员,即便是成为了官员,最开始,也都是些中低级官员,就算按照取士五千人,转正三千人算,每年的俸禄支出也不过是五百万贯左右。”

按照官俸改革制度,七品的上县县令主官,月俸是三百贯,中下县逐级减二十贯,而到普通七品佐官的时候,才一百六十贯,至于人数更多的**品小官,却是连一百贯都没有,因为**品基本就不存在主政官员了。

且不说这三千人能够在两三年后当七品主政官员的,连半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