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心还在千回百转,房玄龄则是用一种探究的眼神看向孙享福道。
“因为,作为当政者,咱们应该为百姓的未来铺路了。”
“为百姓的未来铺路?”
李世民回过神来,与房玄龄异口同声的问道。
“正是,随着田地转换,和新的农耕技术逐步的推进,大唐的所有物产,都会再一个台阶,你们有没有想过,两三年以后,千万亩棉花田产出的棉花,咱们大唐的百姓用不完怎么办?亿亩良田产出的粮食,咱们大唐的百姓吃不完怎么办?······”
孙享福才说到一半,李世民和房玄龄,萧瑀等智者的表情呆泄了。
确实,这种情况要出现了啊!两三年,可是转眼会过去的。
哪怕不算善阳的田地,光是今年关的百万亩棉花,能制造出千万件棉衣,明年,种植面积和产量,起码要翻几倍,那么,制造出来的衣服,岂不是好几千万件?大唐总共才多少人口,后年,大后年······
不能往后面继续想下去,因为更恐怖的点在粮食,江南只需要两季的余粮,能轻易的供应近三十万大军,而江南,一年可产三季粮食,实际,大唐现在的粮产,已经有能力长期供养三十万职业军人了。
而到了明年,安北大都护府地界的千万亩良田也开始产出,随着稻种的普及,各地的余粮都会呈爆发式增长,这些粮食,大唐的百姓压根吃不完,难道都拿去喂猪?关键是,猪也有可能多到吃不完啊!
关,洛阳等地的猪场,现在一年能出栏几十万头猪,望后两三年,突破百万头不成问题,安北大都护府,每年都能往原输入百万头牛羊,而且,数量会曾阶梯式增加,渔场,好吧!那个数字,估计可以达到十几位,再过个几年,大唐的百姓即便每餐都吃一半的肉食,也未必消耗的了这么多产出,因为,产出的增加人口的增加要快,越往后,囤积的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