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的价格,基本就是一文钱一斤,斗米十二钱,虽然比历史上的贞观四年的斗米四钱还高了一些,但李世民已经开始让人少量采购了,毕竟,粮食握在自己手上,他才安心。
孙享福给李世民出完了策略,然之后就不管了,他主要的工作,还是教导大家种田,营养钵这个东西在大唐已经出现三个年头了,百姓们对它不再陌生,幸福村周边一垄垄长条的大棚之内,各种瓜物,棉花的幼苗开始在棚里生长起来,每天孙享福要对着这些幼苗,对着自己的农门的子弟,或者前来听课的熟手农户说上一两个时辰,讲的口干舌燥。
而农门的子弟和听过孙享福讲课的熟手农户,又会再度走到群众之中,给大家伙讲解打理这些东西需要注意的事项。
讲完植苗,又讲移植,讲完移植,再讲成苗处理,授粉处理,虫害处理,等等等等,不知不觉得,每天到幸福来听孙享福讲课的农夫,都有数千人之多,而通过这数千人之口,将孙享福讲解的这些农耕知识,又传达到了数十万,上百万关中百姓的耳中。
如果李淳风此刻在关中看到这幅景象的话,一定会说,孙正明已经开始踏上圣人之路了,就目前他的教学规模而言,已经超过了孔子在世之时。
孙享福讲课很有特色,从来不引经据典,甚至连之乎者也都没有一个,全部都是白话文,而且大多数时间,是指着实物讲,所以,听他讲课后的人,那怕是大字不识,也能懂个大概,不贪多的话,一天学习一两样农作物的种植要领,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二月下旬,天气已经偏暖,大规模的成苗开始移植到了田地里种植,运送营养播种苗的车马,在公路上随处可见,如果是不关中的公路系统全部建设完成,孙享福可不敢这么集中的培植育苗。
而这些宽阔的水泥道路,此时也成为了关中的经济命脉,李世民紧急出台了交通法,沿道路行车,必须靠右行驶,这也算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