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唐农圣 > 第270章 戏剧院

第270章 戏剧院(3 / 5)

在,这些死盯着利益的世家子们,在李世民面前可就恭顺的多了,而这种对外扩张的方式,不仅不需要朝廷出人,出力,出钱,还能帮朝廷赚到很多的钱,而且,几年之后,还能得到整套修建开发好的城池和田地,整个过程朝廷没有出现任何消耗,只捡现成的。

另外,也能使中原地区的田地得到休养生息,如此方略,一举多得,是为善政,连李世民看的都眼馋。他此前不是让孙享福上一个关中富民策么,孙享福自然是大胆的进言了,第一刀就劈向了现在基本是荒地的渭南县。

孙享福建议,将渭南县原先的所有东西全部推倒重建,将其打造成一个庞大的工业区,将一半左右的关中百姓变成工人,最好,在五到十年之内,让他们的生产能力达到,能够生产出供全世界人使用的瓷器,铁器,木器,衣物等等等等。

而且还建议关中大面积的退耕还林,在沿黄河水带植树造林,一直往上游不断延伸,甚至取消大唐九成以上的死刑,改所有类似流放的刑罚为劳动改造,而这劳动改造的第一项目就是植树造林和修建公路。

唐初的黄河泛滥其实并不严重,尤其是上游,河水还较为清澈,如果花大力气来做好水土流失保护工作,或许,他就不会像几百年以后的宋朝那样,隔几年就威胁整个中下游地区的百姓安全。

孙享福也是因为在这个世界里,看过了一些前朝的历史书,才发现了一些问题,在唐初之前,黄河泛滥的次数很少,最多也就是危害山东地区,而关中往上游的植被情况他也有些了解,现在还没有那么糟糕,完全可以通过一些努力,让这条河变的更温顺些。

当然,他这个理念有些太超前,李世民一时半会还读不太懂,虽然他现在已经有了一些把政务工作做在前面的意识,但修改刑法律条,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得慢慢考证再来,这些都是后话。

在心里分析了一下王旭的话,孙享福点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