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唐农圣 > 第152章 齐民要术火了

第152章 齐民要术火了(5 / 6)

写成的书,反而缺少关注,这里面也有读书人瞧不起农耕书的原因,能看的懂《齐民要术》的人,证明已经有很高的学识了,怎么可能会做下地种田这种泥腿子才会做的事,士人的高傲,不允许他们这么做。

当然,还有个信息流通的问题,一本书在这个时期推广起来,可不像后世的网络和印刷普及的时代,在雕版印刷都还没有大量应用的唐初,往往需要手抄来一对一相传,这样的速度想要普及,少说也要个几十年。

《齐民要术》乃是北魏末年才写成的书,到现在也不过几十年,自然还没有得到很广的普及,应用就更加谈不上。事实上,到了宋朝,以《齐民要术》为范本的农书多了,它的好处才逐渐的开始发挥出来,在百姓识字率较高的宋朝普及起来,而那时的农耕事业才开始逐渐向精耕细作转变。

孙享福用实例向李世民展示了精耕细作的好处,导致的第一个结果就是长安《齐民要术》这本书差点被卖绝版了。

没办法,在活字印刷术没有普及,大多数书籍还是竹简的时代,这种长篇纸质书是非常稀少且昂贵的,当大家都在求一本书的时候,这个消息就再也藏不住了。

犬上二田耜的狗鼻子反应是非常灵敏的,他来大唐的目的就是学习各方面技术,一种专门教大家怎么提高田地产出的实用书籍是多么重要,他怎么会不知道。

而且,现在长安疯传,按照这本书上面的记载种麦子,能将产量提高一倍,是以,犬上二田耜疯狂了,不惜白银千两,买了一本书,又不惜重金找了好多会写字的人帮他抄书。

孙享福并不知道长安发生的事情,更加不知道他所谓的才能在李世民这里打了很大的一个折扣,因为李世民觉得自己就要批量制造像孙享福这样精于农耕的人才了。

丽政殿中,李世民考虑了很久,才对长孙无忧道,“观音婢,朕准备给孙正明封爵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