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还处于翻唱别人歌曲的程度,顶多是录制一些小样,有事没事就往各个音像公司邮寄邮寄,根本也没报什么希望。
有没有名气和有没有能力,往往是不相等的,他们对流行音乐的理解还是不错,刚来了一会儿,就对洪涛的一首曲子提出了两个问题,按照他们的意见改过之后,果然效果要好了一些,也更接近洪涛记忆中的原曲了。所以说专业就是专业,要是都差不多,人家没事去上好几年学何用?
另外就是由丽都健身美体中心赞助、京城电视台承办的第一届全国健身舞蹈大赛就要开始了,为了让这一届本来就内定的比赛更具影响力和含金量一点,洪涛总共投进去差不多二十多万的资金。其中多一半都是支付的电视台的制作和组织费用,另一少半则是遍请名人名家到比赛现场担任评委。从初赛到复赛一直到决赛,各种演艺圈、文艺界的名人像走马灯一样轮番出现,即使你不懂得啥叫健身舞蹈,但是光看这些名人你也得鄙视一下自己为啥这么孤陋寡闻吧。
要说这时候的名人真的那么好请吗?就算人家肯来,洪涛掏得起那个出场费吗?这个问题其实根本不应该提出来,八十年代的名人,和二十一世纪的名人根本不是一个概念。那时候即使你再有名,你在单位里也比别人多拿不了几块钱,说不定还要更少,因为大家都是事业单位的编制,工资高低不看你的名望,而要看你的资历、工龄和级别。
所以从八十年代末期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很多名人也意识到了挣钱的重要性,于是走穴这个词儿开始慢慢兴起,往往一个穴头联系了一批歌唱、舞蹈、曲艺演员之后,就会先垫资举办一场演出,然后从门票收入中分得一部分,再用这部分收入来支付这些演员的工资。
这种走穴一般都不去大城市,而是到中小型城市里去演,演出规模也不像首体、工体那种上万人的,一般都是找个小剧场、凑上七八个演员就开演。像当时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