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你也见过了,他祖籍就是双山岭的人。他家祖老爷子,大名高云鹏,就是双山岭高家的人。你听说过吗?”
“高云鹏?”
柴半仙双眉紧紧蹙起,眼珠子滴溜溜乱转,却是半天都没想起来。
实在年代太久远了。
高先生已经是四十年代生人,他的祖父,算得是个“古人”了,柴半仙年纪比高先生还小,又哪里能记得高云鹏是何许人?
“没事,燕先生,我们有族谱,回到族里一查,就知道了。”
柴半仙嘴里说得雄赳赳的,实则心里已经打起了小鼓。
高姓在双山岭乃是外来户,柴姓才是双山岭的大姓。柴姓有族谱,可不见得高姓也有族谱。这个东西,回到村里能不能查到,真是个未知数。
然而人家一出手就是千元红包,不要说只是找个祖坟,就算再难十倍的题目交代下来,柴半仙都得想办法完成。他心里有数,这一千块不是那么好赚的,真要是惹火了这几位,只怕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再说,真要是把这事办成了,好处肯定不止这一点点。
无论如何,到了村里再说。
接下来,燕飞扬公孙兰向柴半仙了解了些双山岭的风土人情,有关双山岭的历史,自然也要知晓一些。柴半仙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倒也让燕先生和孙小姐比较满意。
按照地图标识,英石县城到双山岭村,直线距离只有不到四十公里,开车一个小时就该到了。实际上,他们足足花了三个多小时,才赶到双山岭。
那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一会儿在山巅,一会儿又到了谷底,颠得人浑身骨头都像要散了架似的。
因为植被被破坏得厉害,柴家峪乡的水土流失相当严重,山洪在黄土高坡上冲刷出一道道沟壑,简易的乡间公路,路况差到了极点。
一路颠簸,其他人还好,高先生又快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