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子安把图片放大了些,赞许地点了点头:“确实不错。”
这种把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行为,很难得。
邮件里,赵崇杉把自己的灵感来源写得极为详尽。
傣纸,是西双版纳保留的最原始造纸术,它被称为“雨林守望之纸”。
傣族最早用于书写的纸是“贝叶”,傣语成为“非兰”,是用棕榈科植物贝多罗树的叶片加工而成。
1126年,曼召的一位老人研究出另一种用构树皮做原料加工而成了现在我们传统手工造纸“噶拉沙”。
这种造纸方法,与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记载的构树皮造纸方法一致,傣纸工艺可谓是华夏古代造纸术的“活化石”。
而他的创意,则是闪现于一次偶然的登高。
站在山巅,他想将这些流云握到掌心。
回来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直到后来从玉雕中抽身,偶然跟着沈曼歌做了一回浸染,忽然就来了灵感。
层层叠叠的布,在染料中来回涤荡,如一团一团艳丽无双的云霞。
伸手一掬,便是一捧虹。
可是,他想要的云,要够软,够蓬,还要能够流动。
他做过很多种尝试,百工门里的人,都有陆子安骨子里带来的倔性。
中途不记得浪费了多少原材料,赵崇杉只知道,当自己用刻刀,将薄如蝉翼的傣纸,如玉雕般雕琢出细密的纹路,然后捏住顶端,轻轻一抖,最终显现的这一团烟雾,让他终于找回了山巅流云的触感。
轻盈无暇,层层叠叠。
陆子安翻看过后,也忍不住目光微凝,眼底迸发出一丝惊喜:“很不错!”
这是非常有想法的一种创新!
“师父……”应轩有些惊喜地看着他:“你不生气咩,崇杉生怕你不高兴,都不敢直接跟你说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