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直播之工匠大师 > 第570章 沧海一粟

第570章 沧海一粟(4 / 6)

琢出两个对称的出入口,再雕出砖石踏道和梯栏,盘旋而下。

陆子安将玉顶各边都雕刻出明显的收缩,并雕出矮墙,这便是俗称的女儿墙。

【我看出来了……登封观星台?】

【死而无憾,我无比庆幸,今晚留了下来。】

此时守在直播间里的所有人,都是这样的想法。

幸好,他们说服了陆子安!

如此这般奇妙的景象,他们只能在日后的成品里安静揣测,简直是对这般精绝工艺的亵渎。

陆子安此时已经在台顶两端小屋中间,由台底到台顶,做出了有凹槽的“高表”。

在凹槽正北是三十六块青石平铺的石圭,这,就是俗称的量天尺。

【量天尺啊啊啊!我的妈呀……】

而陆子安的做工之精细,也让人无比动容。

在观星台内,还有一“测景台”,它是周文王的第四个儿子姬旦修建,是古代祖先测量日影,验证四时的仪器。

陆子安不仅把它完美地呈现出来,而且比原本的更加细致,连花纹都细腻一致。

华夏传统的节气划分日: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正是周姬旦通过在测景台的实地观测划定的,从而使春夏秋四时得以划定。

“观星台建于元朝初年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距今己有700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保护得较好的天文台。”陆子安头也不抬,声音清冷:“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建筑之一。”

轻轻吹了吹玉屑,陆子安唇角勾起一抹笑:“公元1281年编制出的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历法——《授时历》,就是出自于此。

在大自然面前,古人是智慧的。

他们既执着于探秘,又懂得顺应天意、顺势而为、合理利用。

这些观象台,完美地实现了,天与人的对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