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分五色,来自于《玉说》。
《玉说》对红玉的描述更为清晰:【玉本天生丽质,君子攸珍,品类既称夫浩繁,色相宜辨其高下。
潜确类书曰:玉有五色。白黄碧三色俱贵。
白色如酥者尤贵。
餐色油然及有雪花者,次之。
黄,贵色。如栗者,谓之甘黄;焦黄者次之。
碧色青如蓝,黑者为上,或有细黑星及色淡者次之。
又有赤玉,红如鸡冠,允称最贵之品,无如。
此种美玉,世不多观。】
赤玉即红玉,《玉说》将红玉列为没有可与之比肩的最高贵的玉石品种,足可见红玉之珍贵。
在场诸人也都对古籍有过深入研究,虽然第一面没有看出来,但此时经过陆子安的点拨,哪里还有想不明白的,当时都面色微变。
红玉难得,尤其品相绝佳的红玉更难得。
最重要的是,原生红玉的赤色不论光彩深浅,自内而外,颜色是均匀的。
众人想清楚了前因后果,看向陆子安手里这块半大不小的玉料时,眼神便多了一分凝重。
这时沈曼歌已经从车上取来了工具箱,陆子安拿出昆吾刀,看了看,冷静果断地将这块红玉从玉皮上剥离下来。
他的手法极为干净利落,难得的是哪怕明知这玉难得,但他刀速依然快而平稳。
将这方红玉握于掌中,他感觉到的是一种重量,沉甸甸地压在掌心,不同于扬花的轻飘。
他眉眼清冷,心境极为平和,抛却利益的牵拌,任思绪完全沉浸在这流转的红玉之中。
陆子安之所以名气居高不下,不止因为他是百工门的创办人,更重要的是,他每一件作品,都在求新求变。
这块红玉很快被他掘出来,脱离了原来的基底之后,人们也能看得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