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根据根材的特点进行构思,挖掘主题,也即如毕加索说的“面临自然,发现自然”,这可说是“因材施艺”。”
他顿了顿才道:“我特地挑了这样的根材,就是为了检测创作者的想象能力,只有能洞察材质的潜力美,能丑中见美、朽中取奇、乱中得巧,这才是真功夫。”
原来如此。
邹凯在一旁兴灾乐祸地笑:“文先生技艺精绝,这等难题自然不在话下,你们就别瞎操心了,等着看他展现奇迹吧!”
陆子安早已习惯创作时有人观看,所以他们再怎么折腾对他也没什么影响,但是文康就不一样了。
他原本因为沈曼歌的那些话就有些激愤,于是凿粗坯的时候就用力了些,表皮虽然去除干净,有些纹理却已经被破坏,可以说开场做得不是特别好。
尤其是台下众人一起哄,他更是手心都有些渗汗,迟迟下不了决心做什么造型比较好。
但是当他看到陆子安正在雕刻的迎客松后,心里顿时有了底。
原来陆子安想雕的是《松鹤延年》啊……
看那树枝走向,定是会延展伸长的,他便可直接借用这松枝,省下的部分可以雕刻更精美的人物……
那他就雕个《福桃寿星》好了,人物雕刻总是更加精细的,岂不比陆子安雕些花花草草来得好?
这么想着,他也就这么干了。
他用镂空掏挖工艺勾勒出一个半倚半躺的寿星形状,其手持玉如意,座下童子手捧寿桃,寓意非常好。
尤其是他的雕工非常细致,连寿星的胡须都一丝不苟地雕琢出来,完美地凸显出他的技艺之精妙,更难得的是,陆子安那边的松枝果然如他所料略微往侧边延伸出来,刚好掩映在他寿星的上方,不仅没有遮盖住寿星的风采,反而做了他作品的陪衬。
文康得意地扫了一眼,见陆子安已经转去雕刻白鹤,便扭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