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你比老师更不易,比我做得好。”
一句老师一个我,体现出来的是视角对等,当年那个孤苦无依随时可能死去的孩童长大成人,当年那个有能力次诧风云却甘于隐迹的大能身陷囹圄,不知不觉,两人已处在同一高度,再不是前辈与幼子。
十三郎却不这样想,恭敬的声音说道:“老师教导的好。”
事实证明,用心讲出来的话,即便内容略有失真,依然能够打动人。紫依听着他的恭维,没有驳斥,唯能感慨。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两人聊了些当年的琐碎事,比如十三郎如何谋求拜师学艺,打扫庭院时如何狼狈,以及得获召见如何兴奋等等。再有如紫依如何发现他“假冒”紫依,十三爷行事有那些疏漏,紫依又是如何替他掩盖之类,一来二去,时间竟又过了大半日。
家长里短,人是人非,紫依与十三郎谈了许久,始终没多少内容涉及自身。她更像一位慈母,或者大姐之类的角色,只需起个话头,十三郎便会像个孩子一样滔滔不绝,直说到口干舌燥想不出多余的话,方肯罢休。
聊到兴起,十三郎将天心蛤蟆放出来,谈及峡谷一战,他对胖胖的勇猛大加赞赏,对自己的无知无畏做一番嘲讽。
“天心蛤蟆被你养得不错,当初我答应给它一场造化,如今看来,倒是小看了它,也小看了你的本事。”
紫依带着笑意的声音道:“亏你养得其它。”
十三郎庆幸说道:“它运气好,本来快要断粮,又在水灵之地捞一把。”
“是啊,我来的时候也经过水灵之地,那只鲵惢之王逃过一劫,却栽到你手里。”
再长的旧也有叙完的时候,谈了大半日,话题终于引到须弥山,紫依淡淡说道:“想好了吧,有什么要问的,现在可以问出来。”
十三郎此时才又恭敬施礼,说道:“弟子想问,怎么才能把老师带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