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门牌号,站在一条胡同口,张国庆满意地看着眼前。不同于其他狭窄的小巷胡同如同大杂院般的喧哗。
这里巷口就有颗老槐树,附近还有小书摊,整条胡同宽7~8米,门口都可以停车。整条巷子整洁宽敞,街坊邻居脸上带着温和笑容。
四周鸟叫声,还有鸽哨的声音,灵动悠扬。加上小书摊上看小人书、儿童报的孩子们交谈声,整条胡同透着宁静祥和气氛。
张国庆低头看向平安,见他也是一脸欢笑。可知这一处小院子还没见到,可周围环境已经让孩子满意。
“爸爸,你看数字,前面左转应该就是。”
张国庆笑着点点头。正如程老太太说得走个不到两百米左转最后一处院子就是自家小院。
一处处紧挨着的小院子敞开大门,哪怕有些院子有影壁墙遮住,也还能可见一斑。石桌子石凳子葡萄架,偶尔爬行的丝瓜架……
父子俩站在最后一处青砖瓦房院子门口。只见大门两扇,红漆油饰,门上还有一对门钹痕迹。
张国庆从口袋拿出一串钥匙,选了其中一把,打开了锁,咔嚓一声,随后双手一推,嘎吱声中,打开了大门。
进门后面前是一处影壁墙,影壁墙上刻着一个生僻的满文“福”字。进到院中,可以看到,这曾是一处清代一进四合院。
院落坐北朝南。北房三间,两明一暗,东西厢房各两间,南房三间。卧砖到顶,起脊瓦房。院内铺砖墁甬道,连接各处房门,各屋前均有台阶儿。
如今除了正房、东西厢房、耳房均无大的损坏外,其他头、墙角等处镶嵌的砖雕、石雕图饰已经全部拆除。
可从抬梁、斗拱、木架结构、青砖小瓦,透过岁月的沧桑,哪怕整个建筑虽显陈旧,但依然可以看出昔日典雅古朴和精良建造。
父子俩站在南房书房内,推开木头棱子的窗户,远处湖面风景一览